小米智能家居領域低碳之路的SWOT分析

隨著世界環境的不斷惡化,國家與社會都開始重視保護同一個家園,低碳經濟是實現資源節約、經濟和環境協調發展的必然要求,也因此變成一種發展趨勢。本文介紹了小米公司智能家居領域低碳經濟的背景和重要意義,在分析小米公司智能家居領域的內外條件的基礎上,運用SWOT分析方法,探討小米公司智能家居領域低碳化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優勢和劣勢,通過構建象限來組合各種戰略,分別是優勢結合機遇的SO戰略、用優勢化解威脅的ST戰略、機遇克服劣勢的WO戰略、完善劣勢規避威脅的WT戰略,四種戰略方向,基于現有形勢和條件綜合判斷出小米公司在智能家居領域迎接低碳經濟的最優組合戰略更適合以ST為主,即在國內運用自身平臺、渠道、營銷、技術、價格等優勢打造綠色智能家居爆款,注意規避戰略階段性風險、疫情消費市場萎靡風險等,結合使用差異化戰略和成本領先戰略擴大自己的市場優勢。

關鍵詞:低碳化;小米;SWOT;智能家居

一、緒 論

(一)選題的依據及意義

遠至1995年的美國芝加哥熱浪致死500人、2010年中國南方的連日暴雨吞沒至少86人,近至2019年暖冬之下中國多省爆發的草地貪夜蛾蟲害、2020年席卷非洲沙漠蝗災毀壞265477公頃以上的糧食等大型環境災害,在其中,氣候變化扮演著直接或間接的推手角色,而這些氣候問題都源于人類本身,工業經濟的不斷擴張、人口的劇增、人類需求和欲望的螺旋升級,引起了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不斷上升,地球從臭氧層到海洋都承受著越來越大的壓力。物極必反,人類夢寐以求的GDP等經濟效益也隨著環境的惡化而不得不停止擴張的步伐,實施經濟轉型。環境保護已經成為了當代國家和人類關注的焦點話題之一,許多國家一致通過了有關于環境保護的一系列法案或者準則,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推行低碳經濟模式,制定一系列有關環境保護的貿易法則,在這種環境之下,對于一個企業來說,落實環境保護,做好低碳發展,是體現自身的社會責任和迎合國家和世界發展的趨勢的必經之路。

低碳經濟,其核心離不開科技的發展創新和人類的環保意識的推動,而一些具有先進科學技術的企業,對于低碳經濟的發展具有極大的推進作用。小米全稱為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最早結合了移動終端和互聯網思維應運而生,擁有突出的移動端科技創新的技術,企業最高領導人是雷軍,核心價值鏈是智能硬件和電子產品,其智能家居領域在國內起步早、完善度高,隱隱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在企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勢必會遭遇全球低碳化經濟發展的影響,筆者鑒于此,對小米公司所面臨的低碳化發展時代浪潮下的戰略發展,做出分析推斷,意在了解小米公司最具前景的智能家居領域,實行低碳化發展的可行性。

(二)國內外研究綜述

1.低碳經濟研究現狀

(1)國外研究綜述

2003年英國的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拉開了“低碳經濟”的發展序幕,此后,每個國家都陸續把低碳經濟思想引入自身實際中來加以研究。發達國家在低碳經濟發展方面先行一步,以英國為代表的歐美國家處于領先狀態,日本因為國情緊隨其后,然后是美國。國外學者主要從節能減排、基于碳稅和資源利用率等指標上的制度創新、技術革新三方面進行了探析,比如:英國政府曾提出建立“個人碳交易制度”,把地球每個國家和地域之間的碳排放設定為可交易流通的等價物,主要用意是把碳排放量值規范化、市場化。在低碳經濟評估方式上,國外學者善于使用生態碳足跡、脫鉤理論、VAR模型、投入-產出模型等模型對低碳經濟進行評價,其中脫鉤理論建立在國家CO2排放和經濟增長的聯系之上,如果經濟增長速度快過CO2排放速度,那就意味著良性脫鉤。

(2)國內研究綜述

2003年,中國發布了《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關于節能工作的決定》等政文。表明國家已經意識到了環境能源問題,切實尋求節能發展,但因為接受時間的不同,和發達國家仍有一定差距。國內學者主要從低碳經濟的內涵、低碳的評估、發展的路徑及模式等方面進行了探析。程慧楠(2019)等人探究了低碳經濟的緣起,指出低碳經濟具有階段性、動態性、新興性、協同發展性、全球性的特征;李俊倩等人(2019)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證明低碳經濟和高碳經濟盈利能力處于同一水平,驗證了低碳化轉型的根本在企業本身。王柏(2019)的觀點是低碳經濟受限于國家經濟,需要實事求是的有效結合,我國企業應當從制度管理、環節成本管控、技術創新三方面落實措施,積極推行低碳經濟模式,以保證企業的低碳發展具有可行性和持續性。

2.智能家居研究現狀

小米智能家居領域低碳之路的SWOT分析

  圖1-1智能家居系統

 ?。?)國外研究綜述

1984 美國康涅狄格州(Connecticut)哈特佛市(Hartford)的City Place Building是世界上第一個以智能家居作為核心的智能建筑,拉開了人們對智能家居的想象,然而因為技術還不夠成熟以及使用費用高,一直未能普及。2010年左右,隨云計算和物聯網的興起,無線技術WIFI成為了契機,眾多帶有互聯網基因的公司如雨后春筍在這個行業冒了出來。國外,谷歌、蘋果、亞馬遜等巨頭陸續進入智能家居市場,國內,小米、海爾和華為開始利用自身優勢布局進入智能家居市場。隨著5G時代的到來,智能家居發展的條件越發成熟,通過5G網絡結合云技術和邊緣計算,無線操控智能家居更加智能、便捷,輔以物聯網、人臉識別和區塊鏈等技術,生活的各方面都越來越數據化、可控化,生產、消費、管理、服務不斷交互優化,推進行業整體發展。

國外學者主要對降低干擾和節能技術進行研究且各國智能家居發展各有其特色,歐洲國家更加注重智能家居的節能環保,比如能夠節約能耗的智能恒溫器,高效節能免火多用鍋等;美國注重智能家居技術的領先性和整體性,比如赫赫有名的比爾蓋茨的全智能“未來之屋”,可以做到人來燈亮,人走燈熄等功能,此外,美國學者提到智能電視機頂盒,可以是智能家居中心控制的又一個載體;新加坡參考“未來之屋”,微創新打造出新加坡式智能家居系統;日本智能家居系統別具特色,結合生物識別技術實現家用電器的自動聯網、智能識別,細致周到是其優點,比如生物認證人臉識別開門,智能化的馬桶蓋,具有沖洗功能還能測量血壓血脂;澳大利亞家庭智能系統的特點是完全自動化家庭,無需手動切換;韓國數字家庭系統(HDS)具有4A功能, 即Any Device, Any Whereas Service, Any Time,可隨時隨地訪問家用電器并獲得服務。(蔡偉強,2019)

(2)國內研究綜述

國內智能家居的發展水平略低于國外。目前尚處于成長期,各企業爭先搶占智能家居市場,行業標準未有規范,同時,產品同質化問題嚴重,性能上還過于單一,與別國相比缺乏特色,稚嫩的技術和市場導致了偏高的成本用于研發、推廣,致使價格還不夠親民,市場普及率和潛力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三)創新點

本文就小米智能家居領域進行了戰略上的整體理論探究,融入低碳經濟思想,使得這種戰略考究更具現實意義和可行性。

(四)研究方法

1.SWOT分析模型

SWOT分析法(SWOT analysis)作為一種著名的戰略分析模型,是需要帶有理性基礎的組織發展戰略管理工具,由K·J·安德魯斯教授在1971年的《公司戰略概念》所提出,劃分為四個方面對企業進行分析,分別是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機會(Opportunities)和威脅(Threats)。對各方面情況進行分點歸納,將看似獨立的因素結合起來,有SO戰略,即善用優勢把握機會;ST戰略,利用優勢抵御威脅;WO戰略,即認清劣勢尋找機會;WT戰略,隱藏劣勢規避威脅。多種組合戰略便于管理者綜合起來進行系統、全面地分析,使得企業可以了解到自身所處的環境制定合適的發展戰略,從而讓企業合理規避風險,克服劣勢,發揚優勢,善用機遇,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有機會和有競爭力的地方。

其主要不足是分析、定性和制定戰略過程中容易受到分析者主觀性的影響,故分析者需要查閱大量可信資料、依據真實信息,站在客觀角度,使之保持客觀性。

2.競爭戰略研究

競爭戰略(Competitive Strategy),是由“競爭戰略之父”邁克爾·波特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提出,他的學說思想包括了:五力模型、三大基本戰略、企業價值鏈研究、鉆石體系、產業集群等,其中三大基本戰略分別有:

(1)總成本領先戰略(Overall cost leadership)

(2)差異化戰略又稱別具一格戰略(differentiation)

(3)集中化戰略又稱目標集中戰略、目標聚集戰略、專一化戰略(focus)

目的是讓企業在了解自身所處地位后出于競爭需求做出能夠增大市場份額、提升企業收入、加強消費者粘性等有利于自身發展的戰略選擇。

3.文獻研究法

查閱文獻,收集資料,了解小米公司智能家居領域的戰略和存在的問題,把握低碳經濟的概念和發展趨勢。

二、市場概括

(一)國外市場

國外,目前國外的亞馬遜、谷歌和蘋果占智能家居市場的主導地位,市場領先者是亞馬遜,有公開數據表明,著名企業亞馬遜研發的Echo/Alexa模式,是最為成功的行業引領者,全球有多至7400個品牌6萬臺以上的智能電子設備,支持使用亞馬遜研發的AI助手Alexa,其產品出貨量穩定增長,已達到1億以上,是這個行業的龍頭企業,把握著智能家居市場的風向標,而其他企業卻也具有雄厚的實力,谷歌基于自身科技實力,10億臺安卓機都有搭載Google Assistant語音助手的平臺優勢,結合收購NEST公司成立了NESTHOME公司,是智能市場上的黑馬;同樣,蘋果公司的龐大的iOS用戶群和語音助手SIRI的知名度都是不容小窺的市場競爭對手,但由于定價偏高,市場占有率偏低。受疫情影響,全球智能家居市場增長速度有所放緩,但據Omdia公司研究預測(圖2-1),2020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場收入總額仍將達到1,011億美元,比原預測下調195億美元。小米在規模、技術等多方面與上述幾家公司分別有不同程度的差距,所以重心應該放在國內市場。

小米智能家居領域低碳之路的SWOT分析

圖2-1智能家居市場預計

 ?。ǘ﹪鴥仁袌?/p>

小米智能家居領域低碳之路的SWOT分析

  圖2-2 中國智能家居品類統計

  國內智能家居的市場或技術都落后于國外,但發展趨勢日益增強,根據美國研究機構Forrester指出,智能家居是物聯網技術的前端應用領域,極具技術代表性,全球智能家居發展在不斷加速,而我國智能家居的滲透率僅為4.9%,有巨大的發展潛力,預計在未來五年間會得到高速發展。智能家居行業這個大蛋糕從來不缺乏爭奪者,2013年,小米、華為等互聯網思維公司就已經有明確的戰略規劃布局國內的智能家居市場,在2014年3月海爾、美的各自建立平臺開展智能家庭戰略、2015年4月京東聯合科大訊飛建立“靈瓏科技”推出首款叮咚音響、2015年5月阿里巴巴成立智能生活事業部、2015年12月華為成立智能家居HiLink戰略部、2016年3月小米生態鏈獨立品牌米家成立、2017年2月百度收購渡鴉科技成立智能硬件事業部、2017年7月天貓精靈首款智能音箱產品發布,同月小米AI音箱小愛同學發布、2018年3月百度推出智能音箱、2018年4月騰訊推出智能音箱騰訊聽聽上市。

國內當前的行業競爭,小米得益于起步早,形成了相對完善的生態鏈、產品鏈,處于領先行列,但國內競爭對手多,在互聯網平臺開發上,華為的HiLink(華為智選)和阿里巴巴都在打造開放的智能家居連接平臺;在智能音響上,小米“小愛音響”和阿里巴巴“天貓精靈”、百度“小度”三足鼎立,展開激烈競爭,而其中阿里巴巴和小米已是全球智能音箱出貨量前五的企業;在家電技術上,海爾、美的、長虹、格力等老牌知名企業在家電制造方面有過深耕,值得注意的是,格力早在2015年就在上海家博會推出了低碳節能型智能家居環保系統,通過智能光伏板、光伏多聯機等構建智能家居能源管理系統,是中國智能家居低碳概念起步較早的公司。

三、公司簡介

(一)發展歷程

小米公司正式成立于2010年4月,創始人團隊有雷軍與林斌(原Google中國工程研究院副院長)、周光平(原摩托羅拉北京研發中心高級總監)、劉德(原北京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黎萬強(原金山詞霸總經理)、黃江吉(原微軟中國工程院開發總監)和洪峰(原Google中國高級產品經理)共七位核心領導人。小米對于自己的定位是一家以手機、智能硬件和IoT平臺為核心的擁有互聯網思維的公司,小米使命是:始終堅持做“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好產品,讓全球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早期依靠米聊、MIUI系統和極具性價比的小米手機在智能手機市場站穩腳跟并取得關注,第一款小米手機使用網絡預售的形式,在2天之內得到了30萬的訂單量,半年時間之內售出了300萬臺,體現出了小米公司原生的互聯網DNA;

在2014年以前,小米都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專注、極致、口碑、快”的產品理念加上橙色星期五等一系列活動,通過互聯網增強用戶參與感,使用饑餓營銷,讓小米成為中國手機界一股快速成長的清流,根據IDC數據顯示,2014年小米是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第一的企業,僅次于三星和蘋果,成為全球第三大手機廠商,當年銷售額突破100億美金,成為史上成長速度最快的互聯網公司。

2014年后,小米受到OPPO、VIVO等手機品牌在三四線城市實體店下沉的影響,結合自身生產延期和發熱問題導致口碑下降的原因,銷售量有所下滑,同時自身經營觀念受到了挑戰。至此之后,小米開始反思,逐漸重視小米之家的線下布局,推進線上線下結合的新零售模式,不斷優化生產具有極致性價比的智能產品,從創業初起,僅7年時間,小米的年收入就突破了千億元人民幣。截止2018年,小米的業務延伸到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同年七月,小米集團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

(二)生態鏈布局

早在2013年,小米就開始了智能家居生態鏈的布局,小米投資打造的生態鏈分為三層,資金鏈的主要來源是手機銷售額,第一層是以手機及其周邊硬件為主,第二層是涉及智能家居的各種智能硬件,第三層是各類生活耗材,比如毛巾等,目的是為了實現風險對沖。小米投資生態鏈企業的過程也是賦能的過程,集中生態鏈優勢,帶給被投資企業包括資金、品牌、設備等各類資源,幫助其快速度過成長階段(圖3-1)。截至2018年3月31日,小米通過投資和管理建立了逾210家公司的生態鏈(其中90多家公司專注于研發智能硬件及生活消費產品)。2019年小米正式確定“手機+AIoT”雙引擎的發展方向,同時將此定位為小米未來5年的核心戰略,并預計小米這5年內在AIOT相關智能硬件領域會不斷投資100億人民幣。

小米智能家居領域低碳之路的SWOT分析

  圖3-1小米投資賦能的過程

 ?。ㄈ┙M織架構

劉德說過:“小米的優勢在于,扁平化結構簡化溝通決策流程,提升決策反饋效率”,小米一直倡導扁平化和去中心化的管理結構,以實現人員溝通的高效和充分發揮員工想象力、能力,可從2017年末以來,小米先后進行了14次以上的組織架構調整,表明隨著小米公司人員規模的不斷壯大,原來的企業架構模式漸漸無法適應現在的規模了?,F如今,小米仍盡可能保持著扁平化組織(如圖3-2),其優點是能夠滿足雷軍一直希望的組織內部人員溝通的效率,避免恐龍型組織架構,但隨著小米組織的不斷發展,部門負責人的工作會越來越多,對領導者產生極大的壓力,同時,強調單一的組織架構也需要更多的調整。

小米智能家居領域低碳之路的SWOT分析

  圖3-2小米公司組織架構

  四、SWOT分析

(一)企業優勢

1.平臺優勢

小米自主研發的消費級LOT平臺至今已連接智能設備數超過2.1億臺、5件及以上IoT產品用戶數超過350萬人、連接的產品服務全球5599萬家庭。作為全球連接智能硬件最多的開放平臺,小米可以有效獲取最大數量的智能家居的能耗數據,是世界第一大的在智能家居上對用戶低碳行為有直接影響里的平臺。通過技術更新,幫助用戶實現能耗的智能管控和調節,給予用戶對象節能方案,宣傳低碳觀念等行為具有最大影響力。

2.米粉優勢

小米通過在互聯網上與網友互動,積累了一批認同小米文化、信賴小米產品的粉絲,形成了國內品牌中罕見的粉絲經濟。新浪微博上,“小米公司”微博號有1380萬粉絲,“雷軍”微博號擁有2200萬以上粉絲,同時,小米公司在互聯網上打造用戶社區,每周推出的“橙色星期五”是研發團隊與用戶的高質量互動模式,能夠收集用戶意見對各種問題加以改進,由此打造了小米形象的親和力,使得節能產品及低碳文化更易于被粉絲吸收、傳播,具有較高的用戶轉化率,這是小米的獨特的用戶資源。

3.價格優勢

雷軍曾表示小米硬件的綜合利潤永遠不會超過5%,保證了小米相對透明的成本和收益結構。小米的后向議價能力高,源自于他可以提供大量有保證的訂單給供應商,前端銷售小米直接砍掉中間商,用互聯網官方直營和分銷商相結合的模式取得了最大的利潤空間,綜上使得小米能夠保證產品的極致性價比,取得可以比其他智能家居品牌更好的消化低碳環境成本的優勢,價格能夠調整到消費者能夠接受的范圍之內,是克服低碳化發展障礙的關鍵要素。

4.生態鏈優勢

小米“竹林”生態鏈企業模式以投資聯合了血脈相通的兄弟企業,在小米的庇護下創新企業能快速的度過發展的成長期,幫助有能力的企業迅速成型以穩定市場份額,打造了小米手環的華米公司、小米插線板的青米公司都是生態鏈下促發的竹筍,對“竹林”企業給予軟件、人力、設備等種種有形無形資源,集中精力專注于孵化爆款產品。企業發展低碳化離不開自主技術創新,上至能源結構的轉化,下至能耗的智能優化、調控,都需要足夠的技術自主創新能力,小米的竹林生態鏈模式可以給予小米低碳化創新源源不斷的動力。

5.領導團隊優勢

在2010年,小米公司從一個僅有八人的團隊用9年時間做到了世界五百強的大型企業。以雷軍為中心的八位創始領導人凸顯出極高的專業能力以及領導力,小米戰略之所以能步步踩在風口上,與公司領導超前的理念脫不開關系,高子茵用時間領導力對小米模式的成功進行了剖析,肯定了小米眼光和戰略布局的超前。雷軍的個人魅力和領導力給小米帶來了極具特色的企業戰略、戰術和文化,正如喬布斯之于蘋果公司,從他個人初期發表于微博中的“少即是多”到“飛豬理論”,都表明他的觀念——“極致”和“順應時代發展”對公司文化的直接影響,即小米領導人用時間證明了他們“審視過去、洞悉當下與思考未來的觀念偏好”是極具主導性和優勢的。而雷軍在實現財富自由的條件下選擇自主創業,依據馬斯洛需求理論是以“個人實現”需求為動機,而低碳化發展的利弊性從雷軍創立小米的初衷角度無明顯價值沖突,——“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終將發生”,肯定了企業領導者實行家居低碳化戰略的因素中存在價值追求。

6.布局優勢

小米在智能家居從線上到線下、由入口到終端的布局完成度高,從IOT平臺到小米云服務,從智能門鎖到智能保險柜,從掃地機器人到智能空調,從智能手環到小愛音響,小米智能化的布局從線上技術平臺覆蓋到客廳、臥室、廚浴、人體穿戴、出行等多方面。小米的布局多面性強,沒有明顯的品類短板,同行內對生活設備的滲入度最高,通過網絡,家電互聯,可以在多方面鋪墊低碳化生活。

(二)企業劣勢

1.形象標簽

小米公司的核心價值鏈是手機和AIOT,但是打進消費者心理的形象仍然以極致性價比的手機商為主,和低碳概念有一定的區別性,加之智能家居概念在我國的普及率不高,小米在大型家電領域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尚不如傳統大型家電企業,如海爾、格力、美的、長虹。

2.產品系統節能化發展落后

在智能家居產品性能方面,功能、設計、概念基本趨同,市場產品同質化嚴重,而格力電器早在2015年開始就推出智能家居環保系統——“格力零碳健康家”,推廣“打造節能環保、舒適健康的智能家居生活”的概念,基于格力光伏多聯機、光伏板、儲能柜等組成的能源管理系統,可自主發電、儲電、用電、管電。在智能家居領域是一大亮點。

3.組織架構隱患

小米的扁平化組織架構存在一人分飾兩角甚至多角的情況,這會帶給領導人不小的工作壓力而無法進行有效的精力管理,洪華曾表示,劉德獨自負責整個生態鏈的管理是對其精力的巨大挑戰。同時,一味的追求扁平化組織可能使小米無法適應不斷擴大的組織規模。

小米智能家居若要實行低碳化之路,很大程度上是實行差異化戰略,從技術、制度、核算、文化上逐步完成程度轉變的過程,需要整個公司的協同幫助,其未知威脅也需要智能家居的組織架構有更多的靈活度,現有的組織架構存在一定的隱患。作為小米戰略方向的兩條腿之一,小米還需給智能家居這個事業部更多的組織管理與關注。

(三)企業機會

1.智能家居消費需求與日俱增

當今時代人們的低碳意識不斷增強,出門在外,公共交通、共享單車;家居生活,節約用水、垃圾分類等等,據《中國低碳生活報告》數據顯示,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被越來越多的國人所接受,并逐漸成為一股新風尚。在2018年,全國選擇公共交通出行的日均人次達到3.5億,共享單車日均使用量達到1000萬人次以上;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影響了人們的消費觀念,產品的性能之外,產品所包含的價值也同樣重要,其中低碳消費觀看中產品的節能環保性,產品是否能為環境保護做出貢獻。智能家居的先進性和科學性是市場產品中的領先列,更應包含其環境保護的意識和價值。小米智能家居產品一大特色是極致的性價比,價值是滿足大眾提高生活品質的需求,若能在更多智能家居產品上加上低碳環保的概念價值,如虎添翼。

小米公司的市場至今仍以國內為主,隨著國內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國民消費能力也在不斷提升。同時,我國的住宅庫存量處于高位,后裝家居市場大,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擁有自己的房子,而年輕人不僅是小米消費者畫像的主要群體,也是對智能家居消費意愿最為強烈的群體。

此外,隨著我國社會老齡化的加速、加深,行動不便的老年群體的安全需求等一系列基層需求可以通過智能家居來保護和實現,會是智能家居技術成熟后的熱門用戶群體,這就表明國內智能家居市場的前景性。而且我國因為歷史緣由,許多老年人保有節儉、樸素的生活觀念,一個節能、環保、便捷、安全的家是老年人的需求。

2.國家環保政策的支持

2019年4月28日,生活會xx在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幕式上指出,生態文明建設在中國發展歷程中是重要的一項內容,綠水青山的大好河山是國民一直的追求。在xx出臺的《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中,提出將2020年單位國產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40%的主要目標,低碳發展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在我國自主提交的“國家自主決定貢獻(INDC)方案”中,表明我國將以創新發展為方向對技術、資金、政策、機制和建設多方面進行節能減排的布局。因為中國能源結構主要以煤炭、石油、天然氣為主,其弊端是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所以我國近年來高度重視清潔能源、可替代能源、節能減排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國家鼓勵企業進行低碳投資、研發低碳技術,實現低碳化發展,而國家保護企業的低碳技術知識產權、對低碳企業進行財政、稅收的補貼已成為可以預見的一種趨勢。

而在2017年,智能家居在國家工信部發布的《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物聯網分冊》中被納入到 6大重點產業領域示范工程范圍,并在研發和解決方案的規劃中,給予大力的支持。同年12月,“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國家將切實落實好物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推廣應用。智能家居具有節能環保、能源轉化利用等功能,結合其貼近居民日常生活的位置,能夠對國民日常碳排放進行智能調控,并促進國民低碳意識,從長遠來看,低碳智能家居可以推進國家智能電網、低碳智慧城市的建設,小米發展低碳化的智能家居,具有明顯政策利好。

3.不斷突破的技術支持

智能家居的聯動和數據收集、處理需要更加穩定、快速的網絡支持,隨著5G網絡的應用逐步落地,多項技術聯網實行智能調控變成了現實,智能家居的觸角能夠延伸到更多家庭角落,這也意味著智能家居能夠在更多的細微之處對日常生活中的不環保加以提醒和智能調控。

能源科技創新方面,能源互聯網、智能電網、電力儲能、氫能等新興技術在國家的引導下穩步發展,太陽能、風力、水力等可再生能源的轉化、存儲技術不斷成熟,越來越低碳排的能源技術為智能家居低碳化功建立基礎。

4.企業合作互利共贏

小米的戰略合作伙伴有超過400家企業,其中有微軟、宜家、TCL,通過分享彼此的資源,克服自身在對方專業領域上的不足,達到互利共贏的目的,同時聯合致力打造領先平臺,打進國際市場。舉例來說,與宜家的合作,可以就其“2030年可持續發展戰略《益于人類,益于地球》”展開合作,在產品用料、設計方面學習融入低碳化,同時宜家也需要小米的幫助完成產品智能化轉變;小米在能源利用領域尚沒有支撐性產品,而宜家自2009年便開始投資風力和太陽能,但是可監測能源生產的控制系統比較簡易,小米可以用自身技術在宜家的基礎上進行優化,互利共贏。

5.行業突圍的機會

現如今,國內的智能家居競爭白熱化,傳統家電行業和互聯網龍頭企業如海爾、長虹、京東和阿里巴巴等知名企業紛紛進行智能家居的戰略布局,哪家企業能在智能家居行業突圍,取得領導優勢,將引領行業發展,建立先行標準,能突出企業畫像。而現如今智能家居產品同質化問題嚴重,低碳化智能家居能夠引領技術改革、優化企業形象、使產品功能更全面、人性,更貼近生活,是拉大領先距離的一種可行方式。

(四)企業威脅

1.智能家居企業競爭大

在現有的智能家居行業里面,小米在國內的主要競爭對手有互聯網企業京東、傳統家電企業海爾以及專門開發智能家居連接平臺的華為,還有央有企業中國電信也在2019年的智能家居布局中動作頻頻,小米盡管在不同程度上相比都有一定的優勢,但仍然需要保持危機感,因為互聯網時代,技術和產品的迭代速度日益加快,不專注做好當下的技術研發和應用,很快就會落后于未來,同時企業之間的合作也日益頻繁,多個合作商聯合打造的開發IOT平臺也極具威脅。此外,國外的智能家居水平比國內要先進,亞馬遜、谷歌、蘋果、三星都在尋找打開中國智能家居市場的端口,小米智能家居市場本身就存在需要警惕的“內憂外患”。加之近期全球疫情爆發,國外發展局勢動蕩不安,全球家居消費市場都受到了限制,沒有足夠穩定的消費環境,中國作為最先穩定下來的抗疫大國,很可能會是最先復蘇的全球智能家居市場,將引起許多國外大型企業的青睞,譬如蘋果公司就只保持中華門店營業而關閉了全球所有其他門店。

2.低碳化戰略存在風險

低碳經濟具有階段性、動態性、新興性、全球性和協同發展性的特征,企業進行低碳化經濟轉型需要從多方面著手,從技術創新、企業會計核算到企業文化、員工觀念的轉變都需要逐步分階段進行,與此之外,低碳企業的成本核算、智能家居的行業標準都沒有統一,倘若低碳潮流未到,企業過早先行,而此時的消費者又未能接受這一部分的低碳成本,意味著小米可能會有吃力不討好、低碳增加成本的風險,這與小米追求極致性價的企業標簽存在沖突,而對智能家居行業的領先優勢產生了影響。

3.智能家居企業低碳化門檻低

智能家居市場產品的功能性趨同,技術更新迭代快,這要求小米低碳化必須保證其核心競爭力,急于求成的表面化低碳化轉型,在智能家居領域拉不開優勢,缺乏亮點,易于被同行企業模仿。

4.生態鏈隱患

劉德曾表示:“在小米生態鏈系統不斷擴大的過程中,小米的組織現況是越來越像一個中心化組織”,生態鏈內部公司的結構各自不同,如何梳理小米和生態鏈企業,以及如何使生態鏈企業之間實現高效的溝通,這是小米需要面臨的問題,其弊端是不利于發揮各部門的自主性和協同聯動性。

小米是以實業制造為經濟基礎的企業,其銷售模式資金鏈的快速流動可使其有效避免出現像樂視資金鏈斷裂的情況,可竹林生態鏈投資孵化模式也意味著存在損耗,包括人力、設備、資金等,會被一些不能破土的竹筍消耗,另一方面,生態鏈企業帶來過長過多的產業鏈和商品類目也會造成拖累,盡管小米一直在調整對生態鏈企業的管控模式以適應變化,比如綠米Aqara接入蘋果HomeKit、不是爆品的生態鏈企業產品沿用自身的品牌名稱,但依然顯示出了小米對生態鏈的管理具有復雜性和隱患。

SWOT分析表如下所示。

小米智能家居領域低碳之路的SWOT分析

  圖4-2 SWOT分析表

  根據上文和表格分析,可知小米公司智能家居領域低碳化之路自身既有優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市場和政策等外部條件下,有一定的發展機會,卻也存在一些威脅,所以筆者運用SWOT分析法進一步綜合分析SO、ST、WO、WT組合戰略,以便于企業做出不同的戰略選擇。

五、組合戰略

(一)SO組合戰略

利用自身優勢結合外部機遇實現低碳化發展的企業轉型,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小米公司利用自身平臺基礎,粉絲優勢,結合企業特色饑餓營銷,制造出一批低價高性能的節能環保性智能家居,差異化產品加速搶占智能家居細化市場,提高市場占有率,成為有突出優勢的領域領導企業。

2.隨著物聯網、邊緣計算、5G、能源轉化等技術的不斷發展成熟,小米聯合竹林生態鏈企業鋪開新一輪的低碳智能家居產品設計,迎合不斷增加的消費者需求,進一步更新市場產品,深化智能家居戰略布局,借助戰略合作伙伴的幫助,走出國家,打入國際市場。

3.小米智能家居成為領導者,對行業內智能家居統一標準產生先入為主的影響,對自身長期發展鋪開新一輪的規劃,與國家合作,把目光投入到幫助國家建設智慧社區、智慧城市當中,為國家建設低碳智慧城市出謀劃策、做出貢獻,進一步實現低碳化要求,促進世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二)WO組合戰略

利用外部機會盡可能規避自身不足,尋求進一步的發展,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隨著消費者低碳意識的逐步增強,推出順應國家政策和社會環保潮流的低碳型智能家居產品,同步營銷力度,確立企業智能家居品牌知名度,脫離手機生產企業的形象標簽。

2.加大低碳型智能家居領域技術研發,結合宜家等戰略合作伙伴太陽能、風力領域的投資優勢,加深投資企業美的大型家居的技術交流,參考低碳智能家居市場前沿的優秀產品,推出自身品牌特色的先進性節能環保型智能家居產品,追趕格力等低碳智能家居領域領先的企業。

3.加大線下體驗店的布局力度,結合新零售擴展企業家居品牌的知名度。

4.學習其他企業的優秀組織架構,探索適合自己的組織架構調整,弱化過于扁平化帶來的弊端,分析市場需求,主動隨著市場規模的變化靈活調整企業組織架構,保有組織扁平化溝通交流、協作高效的核心優點,并且適當減輕領導層的工作壓力,使領導者能夠管理精力投入,使價值最大化,同時注意培養下一代中堅骨干。

(三)ST組合戰略

利用自身優勢條件抵御外部環境所帶來的威脅,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專注當下智能家居技術研發與應用,繼續深化完善自身線上線下銷售渠道,把重心繼續發展國內發展中來,致力于讓企業保持智能家居國內領先的地位,規避國際市場受疫情影響下的發展波動性。

2.加大對智能家居節能環保技術的研發,通過生態鏈優勢不斷積累節能環保性智能家居的技術,學習國外智能家居節能環保技術,通過技術革新,專利申請,國家壁壘,建立高的低碳型智能家居技術門檻,真正掌握低碳化的核心競爭力,力求打造小米低碳智能家居領域“爆品”。

3.利用獨特的粉絲資源和平臺優勢,進行詳細、真實可靠的用戶調查,數據分析從而了解低碳智能家居的市場需求指向,沿用自身按需生產的模式,最大化規避戰略階段性風險。

4.多把企業精神與文化對生態鏈進行滲透引導,善用領導人魅力培養竹林企業相同的價值觀,保有生態鏈的開放性,放開生態鏈企業的自主性研發,且繼續嚴控產品質量、設計的要求,必要時候領導者要果斷決策實行淘汰制度,激活生態鏈創新能力也避免過度損耗,盡力避免生態鏈中心化或者竹林惡性斗爭等隱患,注意產業線的更新和取舍,保證企業產品核心資金鏈的層級主次。

(四)WT組合戰略

完善自身條件不足同時規避外部環境風險,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通過加強和其他企業的戰略合作共同研發推廣低碳環保型智能家居產品,共同承擔能有效減低智能家居領域低碳化的風險,保持原有家居領域的競爭力,同時還能通過和大型家電企業的合作使人們關注小米企業智能家居產品。

2.保證市場接受度優于追求市場先機,確保低碳化產品市場需求、質量、價格等各方面都能充分吸引市場關注,確保市場成熟后,才開始進入銷售。

3.控制生態鏈產品平臺開放化,統一小米產品形象、接入小米LOT平臺來打造小米智能家居閉環產品鏈,內部孵化低碳化智能家居產品,不斷積累低碳化底蘊,優先保持小米組織架構的穩定性。

結合企業發展三大基本戰略,可知小米低碳之路是建立在追求性價比的成本領先戰略和節能環保型智能家居的差異化戰略上的,同時參考到國外疫情形勢嚴峻,有一段較長的經濟復蘇階段,故小米智能家居領域現階段應把重心放在國內市場中來,積極抵御疫情影響下市場發展的不確定性采用ST組合戰略為主,目光立足長遠,在技術、財務、文化等低碳化轉型,運用自身強大的LOT平臺主動分析消費者需求,發揮自身平臺、渠道、營銷、技術、價格等優勢打造綠色智能家居爆款,注意規避戰略階段性風險、疫情消費市場萎靡風險等,用綠色差異化戰略增強企業靈活性,拓展智能家居細分市場;深耕成本領先戰略,用產品性價比加強與同領域企業競爭力,同時注意后線生態鏈的管理以保障自主創造力和企業穩定性。

六、小結

綜上,筆者對小米智能家居領域低碳化內因外勢做了一個較為全面的調查,結合使用SWOT分析所得:小米當前在國內智能家居行業的實力較為領先,有較強的綜合實力,當今時勢下低碳化潮流也給國內企業帶來了不少機遇和挑戰,可以把握機遇率先進行智能家居的低碳化轉型,但小米自身仍有一些需要克服的弱點,當今環境下的行業競爭白熱化,貿然低碳化轉型恐有風險,需要多調查權衡,組合戰略得知小米更應該發揮自身平臺、渠道、營銷、技術等多方面優勢把握時代發展低碳化、智慧化的潮流,加強生態鏈的管理從而激發低碳技術的自主研發能力,獲得真正的低碳節能技術核心競爭力拉開差距,善于運用自身平臺優勢克服低碳化轉型不確定風險,迎合消費者需求,以低碳化結合高性價比的智能家居開括新的細分市場,增強企業產品、品牌辨識度。

不足之處:SWOT分析法雖聞名于組織戰略管理工具,卻或多或少不可避免的帶有作者本身的主觀性,同時因為時間有限,筆者所調查的數據可能不夠全面、深入,從而影響判斷,如有不實,望多指正,謝謝!

參考文獻

[1]徐建光.物聯網背景下智能家居的發展途徑探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9,27(22):13-14.

[2]郭建.物聯網下的智能家居剛剛起步 傳統家電行業將“涅槃”騰飛[J].互聯網經濟,2019(07):46-51.

[3]朱建雷.小米智能家居的技術與應用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15(14):191-192+204.

[4]于金龍. 小米智能家居競爭戰略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9.

[5]王柏.低碳經濟視角下企業的發展措施思考研究[J].中國市場,2019(28):76-77.

[6]Yang Wenjuan,Zhao Rongqin,Chuai Xiaowei,Xiao Liangang,Cao Lianhai,Zhang Zhanping,Yang Qinglin,Yao Lunguang. China’s pathway to a low carbon economy.[J]. Carbon balance and management,2019,14(1).

[7]蔡偉強,劉玉剛,黃曉新.淺談家居智能化發展[J].科學技術創新,2019(32):83-84.

[8]程慧楠,石小亮,康萬晴.低碳經濟的緣起與特征研究[J].綠色科技,2019(20):224-227.

[9]李俊倩,司秀華,常冶衡.低碳經濟下企業何去何從[J].中國市場,2019(33):71-72.

[10]陳曉強.基于SWOT分析法的個人職業生涯戰略設計[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7(16):114-116.

[11]王葉玲. 互聯網思維下格力電器多元化發展戰略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7.

[12]熊芳. 物聯網趨勢下的智能家居產品設計研究[D].北方工業大學,2016.

[13]鄭剛,劉劍.小米:構建商業系統生態鏈[J].清華管理評論,2018(12):126-132.

[14]車培榮,王范琪.互聯網企業價值創造新路徑:從價值鏈到價值網——以小米公司為例[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1(04):63-73.

[15]高子茵,宋繼文,歐陽林依,張明太.因時乘勢,與時偕行——小米模式背后的時間領導力[J].管理學報,2019,16(11):1581-1592+1600.

[16]陳偉. 貴州省低碳經濟綜合評價[D].貴州財經大學,2019.

[17]陳志恒,紀希春.低碳經濟全球博弈視角下的中國戰略和競爭策略[J].甘肅社會科學,2019(04):209-215.

大學四年轉瞬即逝,前一眼還在課堂上懵懂,下一眼就在社會上面對紛紛擾擾了,在每一個節點上,都有彌足深刻的記憶,論文更是如此,我感謝毛政才老師的關心和指導,感謝每一個給予我指導、知識、幫助的老師、舍友和同學們,感謝我的家庭為提供我安心學習的土壤,不斷支持著我,感謝學校的栽培,這四年受益匪淺,同時也很感謝那個不放棄努力的自己,在此,為上述提到的每一位致以真摯的感謝,也希望日后的自己以德為行,以學為上,活在當下,不負韶華。

小米智能家居領域低碳之路的SWOT分析

小米智能家居領域低碳之路的SWOT分析

價格 ¥9.90
發布時間 2023年3月24日
已付費?登錄刷新

原創文章,作者:小徐,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uyongren.com/chachong/119260.html,文章版權申述

(0)
上一篇 4天前
下一篇 3天前

相關推薦

My title page contents 黄色电影日本免费|黄色免费美女视频|黄色性交视频黄色视屏免费|黄色Aⅴ在线视频

? ? ?